第一百零五章 生意是生意,人情是人情_那年花开1981
笔趣阁 > 那年花开1981 > 第一百零五章 生意是生意,人情是人情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百零五章 生意是生意,人情是人情

  第105章生意是生意,人情是人情

  李大勇、胡曼、姜小燕等人,在清水县“守得云开见月明,一心只等通知书”,

  而八人小团体的核心人物李野大帝,却带着自己的商业团队,历尽千辛万苦抵达了神州东南沿海,在一条小街外面排起了长队。

  “鹏哥,咋这么多人呢?比咱清水县看花灯的时候人都多”

  “三水哥,待会儿咱们进关之后,是不是就能看见港岛了?咱这也算是出国一游了吧?”

  “.”

  两个小年轻,眼巴巴的看着前面五六百米长的队伍,是又急躁又兴奋。

  “都把嘴闭上,没看见别人看你们的眼神吗?出来时候怎么跟你们说得来?

  看到不懂的,也要装懂,回头再问,当着这么多人,老娘们一样叽叽喳喳,嫌别人不知道你们是乡巴佬吗?”

  靳鹏的头号马仔三水,对着几个刚刚加入队伍的生瓜蛋子一顿猛喷,满脸的嫌弃和不耐烦。

  这三个人,是这次靳鹏从清水老家带过来的,其中两个一个叫穆为民,一个叫马千山,都是以前县城里的无业游民,见了三水“水哥长、水哥短”的极为亲热,

  但是已经在羊城混了大半年的三水,却觉得这两个家伙傻了吧唧的,没有什么调教培养的价值,

  要不是看大家都是清水人,顾念着江湖义气,三水才懒得搭理他们。

  至于另外一个叫邹志国的,更是木木呆呆半天说不出一句话,连声“三水哥”都不会叫,要不是跟李野有点关系,三水都不愿多看他一眼。

  “三水哥你就不要说他们了,我刚来这边的时候,也是什么都不懂的外乡佬,熟悉个几天就阔以了。”

  一个跟随在李野等人身边的中年人,及时出来打圆场,收获了两个被啐北侉子的感激眼神。

  三水也看到了靳鹏的不悦眼神,就坡下驴道:“咱们费了这么大劲才办好了证件,他们鬼头鬼脑的让人怀疑了怎么办?我也是不想连累大家。”

  中年人大大咧咧的道:“没事没事,放心好了,我们的关系硬的很,头头脑脑的都熟,保你们过关无事。”

  三水点头笑道:“这次真亏了张老板了,要不是张老板,真没人能办出特别通行证来”

  “什么张老板,我就是个小生意人,你们才是大老板”

  张老板一边跟三水吹牛打屁,一边不住的往李野这边瞄。

  他跟这个三水算是挺熟了,平日里没少卖给他稀罕货,以前只知道他是个看铺子的掌柜,上面还有两个说了算的“老板”,

  那两个老板并不常驻羊城,但对于三水的掌控力很强,前些天自己都说动了三水,要合作水货摩托车的生意,但上面的老板一个电报,三水就蔫了。

  张老板前几天终于见到了郝健,也确实是个极精明的人,做派也很大气,很有合作的潜力,他决定好好结交一下,

  但是在他昨天又见到几个从北方过来的人之后,张老板却隐约发现,那个叫“小野”的年轻人,看起来很不简单。

  郝健,还有那个叫靳鹏的,对于生意上的事情一言而决,但是在面对那个小野的时候,却隐隐的有些敬畏。

  敬重,且畏惧,这是张老板最直观的感觉。

  张老板在打量李野,李野自然是知道的。

  这次他跟着靳鹏,带着三个新人下羊城,本来不想跟这个张老板打交道。

  一个敢往北方倒腾水货摩托车的人,在82年这个时节,是非常大胆,非常危险的。

  不管他是自己的生意,还是给身后的大佬牵线,李野都不想接触这种生意。

  屁股里面不干净,你就是以后穿上八条裤子,该有味儿还是有味儿,一旦被人盯上,那是怎么擦都擦不掉的。

  可李野在羊城待了数天,想带着靳鹏等人,去眼前这条“中英街”看看的时候,却遇到了困难。

  中英街,始于1898年,盛于1980――1997年,在整整17年的辉煌时期之内,每天入关的“游客”,都是数以万计。

  李野和靳鹏想要进入这条小街,需要先用边防证抵达鹏城。

  “边防证”,是神州针对赴边境地区人员的一种筛选手段,如果你有不良记录、或者不良嫌疑,那么是不允许前往边境线附近的。

  这年头卡的很严,有需要的人要拿着介绍信,在本地相应机关办理边防证,

  李野肯定是办不出来的,你游历祖国大好河山,偌大的神州有的是美丽景点,没有必须去边境地区的正当理由。

  而且就算有了边防证,也只能到鹏城,再想到中英街,还要办一次特别通行证。

  一般人,真办不来这些手续。

  所以李野让郝健去找郭东伦帮忙。

  哪知郝健却碰了钉子,在羊城这边“无所不能”的郭东伦,表示无能为力。

  李野正要想别的办法,三水却把这个张老板领了过来,说什么“这证那证的,都是小事情。”

  伸手不打笑脸人,要不然就结仇了。

  所以最终,郝健付出了一笔足够多的费用,给同行的八个人办齐了手续。

  “我滴乖乖,怪不得郭东伦不愿意我们来这里,敢情他的货跟这里比起来,真是土得掉渣呀!”

  排了半天队的靳鹏等人,一进中英街就看花了眼。

  82年的内地人到了中英街,真就跟出了国一样。

  往西一看,就是港岛,

  小街两侧的临街店铺里,有着各种新朝的服装、饰品和小百货、电子商品,

  而店铺里的服装,无论从款式、质地、时尚等方面来说,都碾压郝健从郭东伦手里拿到的货。

  所以靳鹏和郝健,都认为郭东伦这次办事不地道。

  但是李野却说道:“郭东伦未必就是不仗义,这里的货虽然好,但却不适应现在的我们。”

  “这里面的店铺主要是零售,你买个几件十几件小打小闹也就罢了,你想要几千件几万件的要货?可能吗?”

  知道啥叫报关不?有批文吗?

  其实在改开之初的几年里,羊城的繁盛都超过鹏城,一直到几年之后形势再次转暖,鹏城才以惊人的速度崛起。

  现在能提供大量便宜服装、百货的地方,还是羊城。

  听了李野的话,三水有些记仇的道:“那郭东伦为啥不帮咱办手续?他在怕什么?”

  李野朝着南边努了努嘴,道:“他怕你们跑过去呗!他给你办了证件,你如果跑那边去了,岂不是给他自己找麻烦?”

  中英街所在的沙头角地区,在某一段最疯狂的时间里,一直是偷du最猖獗的地方之一。

  那边的花花世界,对此刻的内地人还有着神奇的吸引力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14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14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